極目新聞記者 柯稱 李碗容 張屏 龐正 馬鑫
人勤春來早
對于人形機器人來說
也許也是這樣
大年初八新春開工首日
湖北10個型號的
“楚才”系列人形機器人
在洪山禮堂前集中亮相
這是一次集中展示
更是不同科研團隊之間
一次切磋交流的機會
神農(nóng)、荊楚、勞動者、天問、楚寶……
TA們各自有什么特點
又經(jīng)歷了哪些科研攻關
極目新聞記者進行了打探
“神農(nóng)”“荊楚”
同門師兄弟發(fā)展不一樣
展示現(xiàn)場,
華中科技大學丁漢院士團隊
帶來的人形機器人——
“荊楚”“神農(nóng)”以其智慧的頭腦、
靈巧的動作等收獲了諸多粉絲。
“神農(nóng)”“荊楚”,
機器人的名字里有著濃濃荊楚味道,
那么,它們具體有什么特色呢?
團隊介紹,
“神農(nóng)”機器人身高170cm、體重約50kg,
全身43個自由度,
外殼與機械結構一體成型,
具有高剛度、輕量化優(yōu)勢。
它配備了自研的高扭矩密度旋轉電機模組,
峰值扭矩高達500Nm,
這使得機器人具有高爆發(fā)運動能力,
電機峰值扭矩和扭矩密度
處于人形機器人領域國際先進水平。
團隊自研的運動控制算法
結合了傳統(tǒng)控制與強化學習,
所以“神農(nóng)”機器人
能在多種復雜地形實現(xiàn)自適應行走,
并且在受到外部推拉擾動情況下
仍能保持穩(wěn)定。
自研的分級多孔結構鞋墊,
結構力學性能可調、
高孔隙度、質量輕,
幫助“神農(nóng)”機器人有效吸收足底沖擊、
節(jié)約能源、保護關節(jié)。
“荊楚”機器人有著更多創(chuàng)新,
應用了更多自研成果。
身高約170cm、體重約65kg,
全身超過40個自由度的它
是國內(nèi)外少有的下肢采用
直線滾珠絲杠驅動方案的人形機器人,
推力高達12000N,
單公斤自重輸出功率達到1Kw,
具有大推力、低能耗優(yōu)勢。
團隊在國內(nèi)率先突破了基于直線驅動器的
仿真與現(xiàn)實虛實映射技術,
實現(xiàn)了人形機器人長續(xù)航穩(wěn)定行走和站立。
與此同時,
“荊楚”機器人擁有團隊自研的仿生類人頭部,
該頭部有高達20個自由度,
可執(zhí)行眼、眉、口、臉頰等部位表情動作;
還有著自研的機器人電子皮膚,
指尖靈敏度高達1g
(即指尖能感知1克重物體),
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通過不斷碰撞火花,
我們的兩款機器人的
應用場景越來越豐富。
以‘荊楚’為例,
它可以在醫(yī)院承擔配藥等工作,
還可以陪伴病人?!?/p>
攻關任務負責人、
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陶波說,
目前已有不少資本對兩款機器人感興趣,
團隊也有計劃進行孵化,
“其實我們開發(fā)人形機器人,
一個重要的目的是人才培養(yǎng),
目前來看成效非常顯著,
年輕的師生團隊得到了飛速成長?!?/p>
“勞動者”
身高1米8的“大壯”就要上崗了
華中科技大學陳學東院士團隊
聯(lián)合武漢格藍若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帶來的人形機器人——“勞動者”系列,
高大強壯的個頭收獲了諸多粉絲。
極目新聞記者從活動現(xiàn)場獲悉,
目前這個“大明星”正在專心
進行力量和平衡訓練,
為“應聘”變電站巡檢工作做準備。
“勞動者”系列人形機器人
有一個可愛的小名——“大壯”。
正如其名,
大壯兄弟們被設計得十分結實。
兄弟中的老大“勞動者1號”身高1米8,
重95公斤,
是迄今最高大強壯的人形機器人。
它的雙臂力量滿滿,
能穩(wěn)定地舉起100斤重的物體。
目前,大壯正在為上崗做準備,
預計不久將會有小批大壯投向變電站使用。
與此同時,
團隊仍然繼續(xù)對大壯進行升級,
隨著技術的成熟,
希望實現(xiàn)人形機器人在先進制造、
家政服務等多個領域的通用。
“天問”
要為機器人注入更多情感價值
來自武漢大學的兩款機器人,
有一個浪漫的名字——“天問”。
它得名于《楚辭》中屈原的
千古名篇《天問》,
既象征著武漢大學
對科技創(chuàng)新永無止境的追求,
也寄托了團隊對未來科技發(fā)展的無限憧憬。
據(jù)介紹,
“天問”于2024年3月18日正式立項,
整體聚焦“大腦、小腦、感知、軀干、四肢”等
關鍵部件,
開展人形機器人整機制造集中攻關,
當年6月完成樣機組裝、啟動聯(lián)調聯(lián)試,
如今已熟練掌握走、跑、跳等基本技能。
“我是土生土長的湖北人!”
展示現(xiàn)場,
“天問”向場邊觀眾揮手致意,
并進行自我介紹。
“天問”一號有38個自由度,
其“靈巧手”的自由度就高達7個,
能如人手般抓握和操作物品。
靈巧手是人形機器人
最能體現(xiàn)技術復雜度的核心零部件,
目前天問靈巧手正在小批量量產(chǎn)。
據(jù)介紹,
經(jīng)歷了調試運動形態(tài)的初級階段,
研究團隊正致力于打造能夠實現(xiàn)情感表達、
情感互動、“情智互融”的親和、
人性的機器人,
以更好地嵌入生活服務場景,
為機器人注入更多情感價值,
這也正是“天問”機器人錨定的
創(chuàng)新目標和長遠規(guī)劃。
“楚寶”
“走、跑、跳、摔、爬”多模式運動
光谷華匯首席科學家黃強介紹到,
楚寶人形機器人能實現(xiàn)
“走、跑、跳、摔、爬”多模式運動,
楚寶1號演示了平穩(wěn)行走、奔跑,
以及向后奔跑。
工作人員將體重65公斤的楚寶2號推倒,
楚寶2號很快調整姿勢爬起來,
爬起來后還能繼續(xù)行走。
楚寶3號則踩著“風火輪”快速入場,
行進時可以下蹲,
它還現(xiàn)場表演了2輪變4輪,
通過障礙物,
隨后還恢復成2輪直立狀態(tài)。
楚寶人形機器人可以應用在
消防救援、區(qū)域巡邏、公共安全等特種作業(yè)。
人形機器人技術已成為
科技競爭的新高地
未來產(chǎn)業(yè)的新賽道
經(jīng)濟發(fā)展的新引擎
將在3C制造、汽車生產(chǎn)
災害救援、危險作業(yè)
智慧物流等領域發(fā)揮重要作用
2024年初
省委省政府做出重大決策
實施人形機器人突破工程
一年來在多個團隊的努力下
湖北“楚才”系列人形機器人
呈現(xiàn)了可喜的發(fā)展態(tài)勢
2025年湖北將加快打造
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chuàng)新高地
讓我們期待
TA們越來越聰明能干
來源:極目新聞(記者:柯稱 李碗容 張屏 龐正 馬鑫)
編輯:肖苔 羅婷 陳曦紫
審核: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