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22日,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曲藝家協會、浙江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杭州市臨平區(qū)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三屆中國曲藝牡丹獎全國曲藝大賽“南方鼓曲唱曲類”決賽在杭州市臨平區(qū)拉開帷幕。
節(jié)目單
中國曲藝牡丹獎是由國家部委批準設立的常設全國性文藝獎,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曲藝家協會舉辦的全國性曲藝藝術專業(yè)獎項,是曲藝界的最高獎,每兩年評選一屆。據介紹,本屆牡丹獎評選共有465個節(jié)目參評,涵蓋122個南北曲種,恩施揚琴《回報》是本屆牡丹獎湖北省唯一入圍的“鼓曲唱曲類”節(jié)目獎,州級代表性傳承人、主唱包涵入圍表演獎。
恩施揚琴《回報》在決賽現場
本次入圍的恩施揚琴《回報》由湖北省曲藝家協會選送,恩施市非遺保護傳承展演中心創(chuàng)作、表演,決賽現場與來自廣西、江西、四川、上海、浙江等全國各地的46個曲藝類節(jié)目同臺競技,現場名家云集,精品薈萃,共同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曲藝盛宴。
獲獎證書
恩施揚琴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唱詞高雅、唱腔優(yōu)美,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深受百姓喜愛。該節(jié)目根據傳統曲牌和傳統唱腔精心創(chuàng)作,首次采取現場樂隊伴奏的表現形式,講述了大山深處貧困學子陳志云因父親去世、母親重病,考上大學后“千里背母上大學”的感人故事。盡管家庭貧困,他邊讀書邊照顧母親,學業(yè)有成后謝絕留校工作機會,毅然選擇回到大山,成為深山學子的“引路人”,一心為家鄉(xiāng)更多孩子點燃夢想,譜寫了一曲孝老愛親,自強不息的青春之歌,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恩施市非遺保護傳承展演中心在湖北省曲藝家協會的大力支持下,通過精心創(chuàng)作、沉淀錘煉、反復打磨,從作品質量和演員的表現力都盡力完美呈現,力求用更細致、更精美的作品展現恩施揚琴的魅力。這也是恩施州首次入圍中國曲藝牡丹獎,本次比賽競爭十分激烈。”恩施市非遺保護傳承展演中心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恩施市立足武陵山區(qū)(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tài)保護實驗區(qū)建設,不斷加強非遺項目的保護傳承,推動曲藝傳承發(fā)展,創(chuàng)作體現時代精神、植根人民日常生活、反映當代人民喜怒哀樂、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要的現代曲藝作品,增強人民群眾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喜愛以及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意識。(張曉霞 全楊)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 -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 - 互聯網出版機構 - 網絡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 廣播電視節(jié)目許可證
版權為 荊楚網 m.seven-segments.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