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凌晨1點,湖北陽新縣人民醫(yī)院。
在送走落日晚霞的最后一抹余暉后,梁徑山一天的手術告一段落。
身為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yī)院(以下簡稱“連一醫(yī)”)派出的第6批援陽專家,他對陽新這片紅色土地有別樣的情愫——這是他繼2021年之后,再回陽新進行醫(yī)療幫扶。
連云港——陽新縣,兩地兩城,自新冠疫情開始,在連一醫(yī)的傾情幫扶下,兩地在醫(yī)療領域開展了深入而密切的交交融,上演了“連陽八百里”山海情。
梁徑山(中)查看腦CT。
陽新需要
連云港到陽新縣,距離800公里。一個位于黃海之濱,一個位于幕阜山之腳。
一路向西,奔赴陽新!
2021年10月,連一醫(yī)將選派一名神經外科醫(yī)師支援陽新縣人民醫(yī)院。
得知消息后,梁徑山立即就向組織和家人表達了援陽想法。
盡管家人有所不舍,但他決心已定,梁徑山第一時間向遞交了申請。他說,革命老區(qū)陽新縣百萬群眾太需要好的醫(yī)療了,一定要把我派過去。
來到陽新縣人民醫(yī)院,梁徑山被任命為神經外科業(yè)務主任。
在這里,他心里想的最多的就是盡快熟悉新環(huán)境,迅速投入幫扶工作中。
對他來說,溝通是一個不小挑戰(zhàn)?!耙驗槎鄶等罕妬磲t(yī)院看病問診,講的都是方言。”
在這里,他參加并指導神經外科急、危、重癥和疑難病人的搶救處置工作,擔負院內特殊病例和疑難病例的會診任務,通過技術專長助力陽醫(yī)診療技術提升,填補了多項技術空白。
梁徑山(左)正在查房。
現場教學
一些患者和家屬得知梁徑山是連云港派來的專家,他們看著梁徑山的眼神更堅定了。
“患者的信任的需要,這就是我援陽的意義所在。”梁徑山說。
11月21日,陽新縣人民醫(yī)院神經外科收治了一位60歲危重顱腦損傷患者。病人入院時顱內有三個出血點,隨時會有生命危險。
術前,梁徑山做好了充分準備,打消家屬顧慮,敲定手術治療方案。
三個部位需同時開刀,對醫(yī)生來說是一項不小的挑戰(zhàn),憑借豐富的手術經驗和過硬的業(yè)務能力,梁徑山帶領團隊經過7個小時的竭力搶救,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手術結束,已是凌晨。
手術時,他詳細講解手術過程,手把手教學,努力讓科室醫(yī)生快速掌握手術技能;
梁徑山帶領陽新神經外科醫(yī)生手術。
教學查房時,他講解每位患者的臨床特點、診療原則和實施具體治療方案時的注意事項,使科室醫(yī)生對診療行為更加規(guī)范;
他還積極組織疑難病例討論,開拓大家分析病情的思路,提高對疑難病例的診療水平。
“援陽,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yī)療隊伍。”梁徑山用自己的行動,回應了連云港對陽新縣的鄭重承諾。
修補“腦洞”
三個月前,50歲的董大姐因車禍重傷,在陽新縣人民院行開顱手術,術中去除的顱骨骨瓣并沒被當做醫(yī)療垃圾處理,而是被“精心”保存。
董大姐術后恢復良好,但顱骨缺損一直是患者和家屬的一塊“心病”。
因為顱骨缺損,腦部凹陷影響美觀,且會導致腦組織擺動,壓力不均,腦組織容易再次受損。
聽說有連云港的專家坐診,11月24日,董大姐再次來到醫(yī)院。經過會診,梁徑山主決定為其開展自體顱骨回植術——用董大姐的顱骨骨瓣修補再植,“嚴絲合縫”的自體骨瓣減少排異反應與感染風險,患者在心理上也更能接受。
董大姐術后恢復良好,心里壓力驟減,如釋重負。
坐診、查房、做手術,在醫(yī)院,梁徑山的日程滿滿,即使休息日,遇到危急重癥患者,也隨叫隨到。
作為頂尖神經外科專家,手術室是梁徑山最重要的工作場地。
在他的帶領下,陽新縣神經外科醫(yī)療技術領域大步向前。
奔山赴海,八百相約。梁徑山的援陽之旅正在繼續(xù)。
策劃:陽新縣人民醫(yī)院宣傳統(tǒng)戰(zhàn)科
文/圖:程婭、柯強、田城
指導:陽新縣衛(wèi)生健康局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 -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 - 互聯網出版機構 - 網絡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 廣播電視節(jié)目許可證
版權為 荊楚網 m.seven-segments.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